海关总署于8月18日公布了7月份的进出口统计数据,显示2023年5月的出口同比略有上升,但6月和7月的出口(以人民币计)分别同比下降8.4%和9.2%。若以美元计算,降幅更是达到两位数。这一趋势引起了财经界对中国出口状况的担忧,有观点认为中国的出口增长显示出疲态。
然而,作为长期与外贸行业接触的行业观察者,我认为对此过度担忧是不必要的。中国外贸的周期性下滑更多地与出口商的操作策略有关。
让我们从一个引人深思的细节开始探讨:中国港口的吞吐量。根据交通运输部发布的数据,今年上半年全国港口的集装箱吞吐量同比实现了正增长(中国的出口多以集装箱运输,而进口则以散货船为主)。2023年6月,全国共处理2712万TEU(二十呎等效单位),比2022年6月增长5.0%;上半年总计14919万TEU,增长4.8%。其中,上海港(上半年2374万TEU,增长5.3%)、宁波港(1768万TEU,增长1.2%)和青岛港(1394万TEU,增长11.7%)均实现了增长。
空运货物也呈现出类似趋势。2023年5月至7月,香港机场的装货量分别为24.8万吨、25.2万吨和25.7万吨,同比分别增长4.2%、5.0%和11.3%。如果中国的贸易状况真如出口额所示那般下滑,海港和机场装货量的增长则显得不合逻辑——这显然不可能是船舶和飞机空载运行。
再看海关总署的进出口数据,我们会发现更多值得关注的细节。2023年1至6月,中国向香港出口了价值8670亿元人民币(约1260亿美元)的货物,而香港特区政府统计显示,香港自中国内地进口了价值9363亿港元的货物。按照当年的汇率,这两个数字大致相符。
然而,反向数据则相当令人惊讶。同一时期,中国从香港进口了价值505亿元人民币(约74亿美元)的货物,同比增长144.8%(129.6%),但香港向内地的出口仅为价值112亿港元。这意味着,存在价值约400亿人民币的货物在统计上“凭空出现”。
这种差异很可能是由于两地海关申报价格不一致造成的。在中国海关的《进口货物报关单》中,申报价值直接影响向外国支付的外汇额。因此,可以推测2023年上半年有约400亿人民币的资金通过这种方式从中国市场流出。
那么,为什么会有如此大量的资金流出中国呢?一个明显的原因是香港当地的外汇短期存款利率非常高。例如,三大发钞银行对美元和人民币的1周定存提供了约10%的年化利率。
这与香港作为转口贸易中心的角色紧密相关。转口贸易企业常需大量资金来填补买卖间的资金需求和外汇错配,因此对此类资金有高需求。
香港市场外汇流动性的匮乏和高利率导致多数进出口贸易商倾向于将高利率、流动性紧张的外汇留存在灵活度较高的账户中,而香港的账户因地理位置成为内地进出口商的首选。
因此,贸易商在转口贸易中常采用内地—香港—外国的“香港三文治”定价结构,以此保证贸易流动性。进口贸易情况不言自明,而在出口贸易中,贸易商可能只向内地供应商支付必要成本,将大部分现金留在香港。由于香港是中国内地主要的外资来源地,多数两地贸易公司在内地和香港都设有法人实体,使得实施转让定价成为可能。
香港作为世界最大的离岸人民币交易中心,这种定价结构还涉及到货币对敲。日经援引国家外管局资料显示,2023年第二季度人民币结算比例达到49%,超过美元。香港在人民币和美元之间的转换中发挥了重要作用。
这种转让定价和货币转换的“香港三文治”结构解释了为什么中国在出口额增长放缓的同时,港口和机场吞吐量却增长——因为贸易商可能在出口申报时低报商品价值,以留存更多利润海外,同时使用人民币处理内地与香港之间的结算。
最后,我们需要区分货币价值计量的“出口额”和以重量或体积计算的“出口量”。后者通常能更客观地反映出口实况,因为它不受转让定价等主观因素影响。因此,关注中国外贸状况的读者应同时关注海关总署的进出口额数据和交通运输部、各机场和海港的物流数据。尽管进出口额可能受到转让定价的影响,但货物的重量和体积则不会受到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