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目录
昨天,特朗普又对中国增加了34%的所谓对等关税,已经是今年的第三次加税了。

加税加这么频繁,你还能算清楚,到底中国出口美国产品,到底要被征收多少关税?我们一起来梳理一下:
1. 2025年之前中国出口美国商品的平均关税水平
• 最惠国(MFN)关税税率:在2018年美中贸易战爆发之前,美国对中国进口商品主要适用最惠国关税税率(即对所有WTO成员适用的基准税率)。当时美国对华进口商品的平均关税水平很低,大约为2.7%左右 。这一阶段的关税大多在3%上下,但不同商品类别差异较大(例如服装类MFN税率常在10%以上,而电子产品如电脑零部件等因信息技术协定通常为0关税)。
• 2018年后美国加征301关税措施:自2018年中美贸易摩擦升级起,美国根据《1974年贸易法》第301条调查结果,对中国商品分批加征惩罚性关税 。具体而言,特朗普政府在2018–2019年分四轮对华加税:
• 第一、二轮(清单1和2):2018年7月和8月,对价值约340亿美元和160亿美元的中国商品各加征25%关税 (主要为工业中间品等)。
• 第三轮(清单3):2018年9月,对约2000亿美元中国商品加征10%关税,2019年5月提高至25% 。
• 第四轮(清单4A):2019年9月,对约1260亿美元的中国消费品加征15%关税,后来在2020年2月中美“第一阶段协议”生效后将税率减半至7.5% 。另一部分清单4B(涵盖手机、笔记本电脑等剩余约1600亿美元商品)原计划加征但最终暂停实施。
这些额外关税措施覆盖了约65–66%的中国输美商品 。再加上同期美国对钢铁、铝材分别加征25%、10%的全球性特别关税(中国也受其影响),美国对华进口商品关税自2018年起大幅提升。
• 2018–2024年关税变化及综合平均水平:由于上述301关税的影响,美国对中国商品的平均关税从贸易战前的约2.7%飙升到2019–2020年间的近20%。据世贸组织测算,2023年美国对中国进口商品的平均关税已达19.3% ,大约是2018年前的六到七倍之多。这一期间特朗普政府加征的关税大部分在拜登政府任内被保留(拜登政府并未大规模取消前任关税),使得对华关税水平在2019–2024年间基本维持在约20%的高位 。

2. 2025年起新增的三次加征关税及其叠加方式
2025年初,美国特朗普政府(第二任期)宣布了新的对华关税措施,分三次提高税率:两次各10%的加征,以及本次34%的对等关税的加征。 这些关税是逐步叠加在之前已有的税率基础上征收的,也就是说新关税并非取代原有关税,而是建立在原有MFN税率和此前301加征税率之上。根据美国官方说明,最新的34%关税是基于此前已对中国商品生效的约20%额外关税再加征,因此叠加后针对中国商品2025年新增的总关税税率达到约54% 。
3. 合起来计算一下
2025年的三轮新关税(10%+10%+34%)层层累加,再加上2024年底之前20%的平均关税,中国出口美国的产品的平均关税为74%。但要注意,不同产品的税率又不一样,因为301关税是分四次加的,每次针对产品和税率都不一样。
举例说明:假设一件中国出口的服装在贸易战之前适用的MFN关税税率为10%。贸易战后它可能被列入清单4A,加征7.5%的301关税,使该服装实际关税提高到17.5%。到了2025年,新一轮关税对所有中国商品先后加征两轮各10%的附加税,再叠加34%的“对等关税”。那么这件服装的总关税税率将变为:原10% + 7.5% + 10% + 10% + 34% ≈ 71.5%。可见,新关税是逐级在原有税率上累加,导致该商品最终需缴纳的关税远高于最初水平。
同理,如果某电子产品(如笔记本电脑)原本享受零关税(MFN税率0,贸易战期间也未被加征301税),在2025年新政下也要依次叠加10%+10%+34%的关税,最终总税率可达54%,使原本免税的产品成本大幅上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