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过得好快,转眼毕业八年了。总觉得应该写点什么,但好像确实好久没认真写过博客了,都不知道从何写起了。八年说长不长,说短也不短。工作中听到某人有八年工作经验的时候,心底里马上会觉得好厉害,没想到自己也八年工作经验了。
毕业这八年时间,世邦三年、宏强两年,鑫海三年。虽然公司在变,但自己一直在围绕着一个事情在积累,那就是制造业的互联网营销。上个月公司的读书会读的是特劳特《定位》,最后几章讲的就是给自己和自己的职业生涯定位,还蛮有道理的。不只是公司、产品和品牌需要定位,每个人在职场上也需要定位。我理解的定位,就是在某一个细分领域做到专家,这就是定位。每个人都应该给自己一个清晰明确的定位,能够有机会在别人的心智中留下印象。
第一家公司,上海世邦是破碎行业里的领先者,也是国内最早的一批开始做互联网营销的制造业企业。很庆幸一毕业进入了世邦,进入了制造业互联网营销这个行业,自己在里面学了很多互联网技术和网络营销的东西,为后期的职业发展奠定了基础。同时,世邦的老同事们经过几年的发展,目前大都是这个行业里的大咖。一方面为自己带来了人脉和资源,另一方面,大家一起交流和沟通不同公司在互联网营销方面遇到的问题和解决方案,也是一件非常愉悦的事情。现在想想,毕业的第一份工作,对于一个人还是非常重要的,基本决定了你未来五到十年要从事的行业。如果第一份工作不是世邦,我想自己目前大概率是在做软件开发,那可能是完全不同的人生轨迹。
第二家公司,北京宏强是美容仪器行业的老大,但是互联网营销却是新手。自己基本从零开始组建团队,从2B和2C两种角度尝试开展互联网营销。在传统销售已经很成熟的环境里,寻找互联网的着力点和突破口,尝试将互联网与传统销售结合起来。不过在宏强,最有收获的并不是这些,而是团队管理。虽然自己并不认同老板的管理方式和理念,但是由于跟世邦截然不同的管理文化和工作氛围,让自己有机会从对比的角度来看不同的管理方式对管理层和员工的影响,形成了一套自己的管理理念,这对自己后期的职业发展至关重要。另一个重要收获就是被迫养成的读书习惯,读书的习惯一旦养成,会让自己有一种藐视一切问题的超脱感。工作中遇到的任何问题,只要自己肯用个周末时间,好好看看书,下个周这个问题一定可以很好的解决。Xavier称这个为九阳神功,也许吧……
来鑫海其实是个意外,现在回过头来看确实是个好机会,来鑫海的三年是个人最有成就感的三年。当时跟John聊的时候,并没有想到会真来鑫海,想着只是朋友之间帮个忙而已,对他在互联网营销中的问题给出自己的一些意见而已。从接触这行到现在,这种免费咨询其实自己干了不少,从来都是毫不吝啬的,一般都是知无不言。但John确实是个例外,牛津数学研究生,高智商,年龄相仿,公司规模、职位也适合,而且公司已经在互联网营销领域摸索了两年时间,这一块的决心是非常大的。再加上也比较投缘,然后离媳妇工作地方也近,就干脆加入了。虽然一个月后公司就搬家了……
2014年6月,正式入职鑫海,负责公司的电商和市场工作。当然公司还在建外soho,公司总共二十几个人,电商和市场加起来,应该有十几个人吧。我记得入职的讲话中,我说“我来了,询盘就来了”。虽然当时只是想给大家点信心,硬着头皮吹嘘了一下,但现在看来确实是这样的。2014年7月开始,在John不设预算上限的支持下,公司询盘一直往上冲,从每月两三百条,冲到了每月一千多条。虽然这么快的询盘提升,免不了浪费,但是至少知道了行业询盘的规模和体量。2015年的任务是12000条,2016年任务是16000条,基本都顺利完成了。与此同时,公司的业绩也水涨船高,电商带来的销售额占比2016年达到了96%,在行业严重不景气的大环境下,连续三年保持了利润的增加。
经过两年多的发展,鑫海的电商和市场已经形成了一套成熟的运转体系,各部门都有自己完善的部门制度,团队梯度基本形成,各部门经理的技术和管理能力也有了明显的提升。鑫海通过互联网开拓海外市场的成功,引来了政府和行业的关注,也给鑫海在烟台市甚至山东省带来了一定的知名度。所以,从公司进一步发展以及员工进一步发展的角度,于2017年1月,策划成立了北京鑫互联科技有限公司,我任总经理,致力于将鑫海的经验复制到更多的制造业企业。对自己来讲,从甲方转到了乙方,是一个新的职业发展的起点,一个更广阔的舞台,有机会将自己在世邦、宏强、鑫海的经验应用于在更多的制造业企业,实现自己更大的价值。
目前鑫互联是Google的顶级代理商,所以经常会Google员工有接触,在接触中就发现,中国的制造业企业在用互联网开拓海外市场的还是极少数的。这个跟自己在企业里工作时候的感觉是完全不一样的,原以为用Google、Facebook、LinkedIn等来开拓海外市场,这个是理所当然。因为互联网渠道确实是效率最高的,是远比通过代理商、办事处、展会等渠道效率要高很多的。但很多企业确实没在用这个渠道,还是在走传统的线下渠道。有些在用的,使用方式和方法也是有很大问题的。当然,这里面有各种原因,这也是未来我们要想办法找到并解决的。虽然有挑战,但我看到的更多的是机会。一套经过验证的方法论体系、一个广阔的正待开发的市场,在加上“一带一路”、“供给侧改革”等政策的支持,未来想像的空间是非常大的。
八年,回过头来想,其实挺快的,转眼即逝。企业战略要做五到十年,个人发展也要做五到十年的规划。如果这个错了,那么付出代价将是非常大的。对于刚毕业学生来讲,要从个人发展的高度来考虑工作选择的问题,我觉得考虑的要素依次是城市、行业、公司和岗位、工资待遇。大城市对于人才的吸引力以及未来的可选择机会都是小城市无法比拟的,如有选择要先选大城市发展。其实是行业,行业要看五到十年的发展前景,尽量避免进入一些夕阳产业。三是公司和岗位,大公司的基础岗位和小公司的重要岗位,这个是各有利弊的。优先选择某个细分领域的老大对于自己未来的发展是有帮助。这些因素都考虑过之后,最后再考虑工资待遇问题。原因很简单,工作前三年攒的钱在你后面反过头来看,都是微不足道的。太计较一点蝇头小利,只会自己把自己限制住了。你要相信,同样水平的人,在不同公司的待遇是差不多的。这个是市场规律。所以自己要做的,就是不断提升自己的水平,让自己能承担更大的责任,有更高的不可替代性。当然,这点也是我自己需要继续努力的。